【個人成長】全球最美!日本蔦屋書店「令人怦然心動」經營學 - Growth - 2021-06-04 | Asia Business Leaders
Menu
Growth
Wealth
Technology
Strategy
NEWS

【個人成長】全球最美!日本蔦屋書店「令人怦然心動」經營學

4th June, 2021| In Growth

被譽為全球最美書店的TSUTAYA(蔦屋書店),在創辦人打造「顧客想去的店」核心思想下,成為了實體店面的奇蹟。到底以“生活方式提案店”為經營方式的TSUTAYA何以打造讓顧客怦然心動,並且一再光顧的文青愛店呢?

TSUTAYA的創始人是生於1951年的增田宗昭(Masuda Muneaki)。他在日本同志社大學畢業後進入鈴屋株式會社,參與了輕井澤Bell Commons等開發專案。因為大學時喜歡玩樂隊,離職後,一心想在當初大阪車站附近開一家唱片租賃店,但他看中的店面,只租給餐飲業者,於是他想到兩全其美的辦法,那就是賣咖啡、咖哩,加上唱片租賃,他將店名取為LOFT,沒想到該店取得空前成功。

1983年,增田宗昭創立了TSUTAYA枚方店,1985年成立CCC( Culture Convenience Club )公司。如今TSUTAYA在日本有超過1,250間店鋪,在台灣、中國等地亦設有分鋪。

到底在實體店面漸微的現代,TSUTAYA何以逆勢的闖出一片天?增田宗昭在其著作《蔦屋經營哲學》一書中給出了解答:
 

1.做熱愛之事

增田宗昭表示,在開公司時,他發自內心的認為「反正都要工作,那還不如和喜歡的人一起,快樂地做喜歡的事」。他只專心尋找令自己感動的事情,開代官山店,也是因為,他想打造出一個能讓自己興奮,且感覺舒服的地方。
 

2.居安思危

增田宗昭和其他成功者一樣,具有危機意識。在LOFT成功後,他想到,如果別人開一家唱片量更多、規模更大,租金更便宜的店鋪,那麼LOFT就失去吸引力。於是他想盡辦法的要把車站大樓另一頭的店舖租下來,於是第一家TSUTAYA於1983年誕生了。

20210604_Content_1.jpg
 

3.滿足顧客需求

第一家店成功的經驗,增田宗昭開了第二家店,但他當時以盈利為目的,只是複製第一家店的成功模式,最後導致失敗。他歸咎為忘了開店的初衷,打造「顧客只會去想去的店」,那要如何做到呢?那就是「滿足顧客需求」。 
因此每家TSUTAYA都會因地理環境、周圍民眾生活特性而有不同設計。例如;代官山店引進電動單車店「motovelo」進駐,就是順應當地山坡地形,看準當地居民需求。
 

4.加強白金世代服務

在日本,50-60世代的人被稱為「白金世代」。由於日本為高齡社會,白金世代佔比高,經濟能力又比年輕人好,因此TSUTAYA許多設計都相當符合該年齡層要求。
例如;老年人喜歡早起,因此他們的營業時間從7點就開始;在日本,很多老人有養寵物,因此在店內引進了寵物醫院及寵物店;為了愛美的老年女性,在店內開設了美容院;另外考慮到坐輪椅的顧客,他們會常搭計程車,於是店外有設計程車招呼站,店內咖啡廳更設有計程車提醒通知,讓顧客可以悠閒喝咖啡…等。
另外,針對書籍選擇,也會以養生、攝影,旅行,探討死亡議題為主。
 

5.會員卡精闢解析消費者愛好

TSUTAYA有會員卡制,發卡數超過5千萬張,透過這張卡蒐集大數據,再進行交叉分析,其結果讓每一家店在挑選書籍、生活用品、藝術文創用品時,更貼近當地人的喜好。

 

6. 生活方式提案店

增田宗昭當初在創業貸款寫的動機是「想提供1980年代年輕人,新生活體驗方式的場所」。

生活提案即是通過圖書、商品的組合陳列及售賣來進行場景化展示,再由某一領域的專業人士擔綱生活提案顧問,幫助消費者選取最合適的產品帶回家。因此,TSUTAYA重點不是賣書,而是賣生活方式。
 

7.工作交給想做的人

增田宗昭認為工作要交給想做的人,而非會做的人,這樣他們才有將事情做好的「自覺」。例如;咖啡店長,應該給熱愛咖啡、懂咖啡的人來當,而非一心只看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只關心銷售利益的人來當。
 
總而言之,增田宗昭認為,生意是建立在各種利益關係之上,因此,只要企業有顧慮到顧客、供應商,等利益,創造一個具有未來價值的公司,公司才會賺錢,員工才能成長。
 

資訊參考來源:Forbes、koreaTimes


Back

最新文章

【白手起家】被拒絕1009次、65歲創立KFC ,Sanders上校勵志創業路

當提到世界知名的速食品牌,「肯德基」(KFC)絕對是無人不知的名字,而其創辦人桑德斯上校(Colonel Harland Sanders)的故事更堪稱逆境奮鬥的經典範例...
5th January, 2025 | In Strategy / Growth

90後創業新星如何大賺「微笑」財,零行業經驗、零背景資源,短短18個月內營收達1,000萬元

他們沒有億萬資金,也不是名校畢業生,甚至在創業初期連傳統市場的一席之地都無法擁有。但Alex Tomic與Nik Mirkovic,這兩位來自澳洲的普通青年,卻用一個極簡的想法顛覆了牙齒美白產業...
3rd January, 2025 | In Strategy

讓賣房像點餐一樣簡單,創辦人靠科技創新打造十億市值房地產企業

當你想到買賣房子,腦海裡浮現的是不是一連串的煩惱——複雜的手續、冗長的交易過程,以及數不清的突發狀況?但Eric Wu的故事,從19歲的房地產新手到顛覆市場規則的創業家,或許能給你一個全新的答案...
2nd January, 2025 | In Strategy

【商業策略】搞懂78:22法則 學習猶太人致富之道

大家都聽過意大利經濟學家Vilfredo Pareto提出的80/20法則,其實該法則是由猶太法典《Talmud》而來。Talmud記錄了猶太教的律法、條例和傳統,給予了猶太人世界觀...
29th December, 2024 | In Strategy / Growth

被忽略的商機:Andrew Dudum用Hims & Hers讓醫療市場年增長率達20%

在創立Hims & Hers之前,Andrew Dudum是一位熱衷於創新與創業的年輕企業家。他曾擔任Atomic風投工作室的合夥人,這讓他對市場機遇與科技創新有著敏銳的洞察力。然而...
27th December, 2024 | In Strategy

曾面臨倒閉的大田精密,如何成為全球高爾夫球具市場的冠軍?

在全球代工市場競爭激烈的環境下,能夠脫穎而出的企業寥寥可數,而大田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正是其中之一。然而,這家專注於高爾夫球具代工的企業,曾經也走過一段艱辛且崎嶇的道路。1996年...
27th December, 2024 | In Strategy

一個「反粉紅」的品牌如何崛起:Urban Decay 創辦人的破格美學與行銷秘訣

1990年代的化妝品市場,充斥著柔和的粉色和無趣的裸色,這對於那些渴望與眾不同的人來說,是一種美麗的枷鎖。然而,這一切因為兩位勇敢的女性——Wende Zomnir 和 Sandy Lerner...
27th December, 2024 | In Strategy

他的產品只含六種成分,卻吸引Kelloggs砸下6億美元搶購

創業的道路總是布滿荊棘,但對於RXBAR創辦人Peter Rahal 而言,這些挑戰卻成為成長的助燃劑。從廚房開始的簡單試驗,到打造出全球知名的健康零食品牌,他的創業故事充滿了激情、實驗精神和堅持...
26th December, 2024 | In Strategy

他被視為「遊戲廢青」,卻靠一包海苔征服全球30國市場打造上億營收

創業是一段充滿挑戰的旅程,每一個成功的企業背後,往往都有一個讓人動容的故事。Itthipat Peeradechapan,一位來自泰國的年輕人,從一次次失敗中找到方向...
26th December, 2024 | In Strategy

辭掉穩定工作,Showpo 連續創業家從6萬元債務到年收 8 位數的時尚王國

當提到澳洲新銳時尚電商品牌 Showpo,背後的創辦人 Jane Lu 總能讓人聯想到創業初期的艱辛與後來的成功。從辭去會計師工作到在家中車庫開始她的第一步,Jane Lu 並非一帆風順...
24th December, 2024 | In Strategy

Asia Business Leaders Newsletter

With instant updates and exclusive de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