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iaBusinessLeaders專訪系列】 1.7美元吃一餐?食物循環平臺Tasteme 讓環保和盈利成為雙贏! - Wealth - 2022-07-26 | Asia Business Leaders
Menu
Growth
Wealth
Technology
Strategy
NEWS

【#AsiaBusinessLeaders專訪系列】 1.7美元吃一餐?食物循環平臺Tasteme 讓環保和盈利成為雙贏!

26th July, 2022| In Wealth

過去的環保僅限於公益層面,當我們聯想到餐廳、麵包店剩餘的食物浪費時,似乎只能把這些寶貴的食物,轉送給需要的福利機構,許多店家甚至將此視為沉默的隱形成本,認為開店賣吃的一定會產生剩食,是不可避免的問題。台灣Tasteme APP創辦人葉柏軍,秉持著讓消費者用少許金錢,就能買到份量充足食物的理念,讓人在這個物價上漲的年代裡,有機會用50元新台幣(約1.7美元),買到誠意和份量滿點的便當,並讓食物浪費議題不再延續到下一代。


因緣際會下認識到食物浪費


大學唸物理系的葉柏軍,前往美國攻讀碩士期間,常看到當地甜甜圈及Bagel店在打烊時,將賣剩的麵包直接丟棄,而不管這些食物仍是新鮮、可食用的。

大量的製造和丟棄,在葉柏軍心裡留下深刻印象,返台工作數年後,葉柏軍面臨到職涯轉換,麵包店丟棄食物的景象,又重返到他的腦海,終於下定決心創業,改變台灣現有的食物浪費問題。

50元新台幣(1.7美元)吃一餐?食物循環平臺Tasteme 讓環保和盈利成為雙贏_20220606_Content_1.jpg
全球食物浪費問題嚴重

『惜食』的出發點是環保,且能有效利用社會和環境資源,早在歐美地區行之有年,例如2015年在丹麥成立的Too Good To Go,讓消費者能用3到5歐元(約3.2到5.3美元)的價格,到餐廳或飲食店帶走價值三倍的食物,成功地激起當地消費者熱愛環保的善心,並順利進軍歐洲以外的加拿大及美國市場。

50元新台幣(1.7美元)吃一餐?食物循環平臺Tasteme 讓環保和盈利成為雙贏_20220606_Content_2.jpg
『惜食』早在歐美地區行之有年

參考了國外範例,葉柏軍抱持著讓更多餐飲業者理解、甚至一同支持食物循環經濟的理念,親自到台北市最繁華的台北車站和西門町區域,拜訪了一百多家餐廳業者,向老闆們一一探討餐廳剩食問題。藉由親自走訪,瞭解到解決食物浪費刻不容緩後,為了讓食物流向更好的去處,葉柏軍決定打造出食物媒合平臺,Tasteme於焉誕生。

讓餐廳的『沉沒成本』不再沉默


過往在台灣,無論是餐廳、烘培坊等餐飲業者,幾乎都將熟食及剩餘食物,視為店家的必要成本,甚至是經營過程裡必要的沉沒成本。

所謂的沉沒成本(Sunk Cost),是指經濟學或商業模式裡已付出且不可回收的成本,比方說一間麵包坊,不管能不能賣完,每天都需要出爐數十個甚至上百個新鮮麵包;而有中央廚房的連鎖業者,更可能需要每天製造出數百個香噴噴的麵包。

這些食物並不一定能當天完售,很多時候會產生『剩食』,即期食品、難以保鮮的食物和生鮮熟食,又比食物原料更具急迫性,需要人們去解決。根據聯合國組織所做的調查,光是在擁有2300萬人口的台灣,每年就產生無數的糧食損耗,像是在2013年時,台灣人浪費了367.7萬噸的糧食,若以90cm的廚餘桶裝起,台灣一天丟棄的廚餘桶,可以堆3700棟101大樓。

即使如此,台灣政府和民間團體乃至企業,仍多以公益層面處理『剩食』,形成了受眾較小、無法盈利的局面,因為會接受熟食的機構,多屬於食物銀行、街友及慈善團體等,雖然能減少廚餘產生,但無論是從受眾基數或循環層面來講,都不能發揮出最大的效果。

50元新台幣(1.7美元)吃一餐?食物循環平臺Tasteme 讓環保和盈利成為雙贏_20220606_Content_3.jpg
由餐飲、烘培業者間接導致的『剩食』問題,應同樣藉由商業模式解決

葉柏軍指出,這種由餐飲、烘培業者間接導致的『剩食』問題,應同樣藉由商業模式解決,讓一般人也有機會接觸到『剩食』,才能有效解決糧食損耗議題;當店家的沉沒成本不再沈默,而是以低廉的價格銷售,讓口袋較淺的學生、環保人士乃至一般大眾都能購買,才有機會幫助到更多的人,形成善與美的循環。

亞洲年輕族群熱愛環保


相較於綠色永續概念發達的歐洲,亞洲地區像是香港、新加坡和台灣,都越來越注重環境議題和糧食耗損問題,『節約糧食』的理念早在一般人心中萌芽,像是在外食盛行的台灣,許多年輕人喜歡自備餐具和吸管、環保杯,走到哪裡都要用自己的餐具,並拒絕使用保麗龍、一次性塑膠餐具和紙杯碗,這也是Tasteme APP,將平臺介面和品牌形象,都打造得較為年輕化的原因。

榮獲德國iF SOCIAL IMPACT PRIZE肯定 


50元新台幣(1.7美元)吃一餐?食物循環平臺Tasteme 讓環保和盈利成為雙贏_20220606_Content_4.jpg
Tasteme成為台灣歷年唯一榮獲 2021年的德國iF SOCIAL IMPACT PRIZE的企業


惜食共享的概念,讓Tasteme成為台灣歷年唯一榮獲 2021年的德國iF SOCIAL IMPACT PRIZE的企業,代表Tasteme不僅受到台灣年輕及環保族群的肯定,而是憑藉解決社會的環境問題,靠著做一件對的事,真正地走上國際舞台,受到來自國際專業評審的認可。

在訪談裡,葉柏軍便明確指出,Tasteme之所以能廣受消費者好評,正是因為其簡單、省錢又環保:消費者在購買T-coin後,查看附近是否有心儀的店家,再選擇預訂或購買限量福袋,並在指定時間內前往取餐,即可得到平價又美味的餐點。

tasteme-18.jpg
Tasteme創辦人葉柏軍也有主持Podcast節目【Coffee,Tea,or Tasteme 】

這樣的運作模式,除了幫助餐飲業者藉由『惜食』來回收成本、打造出良好的社會形象,甚至能促進店家來客率,或促進試吃、嚐鮮的效果,讓更多消費者熟悉自家餐飲品牌。

對於消費者來說,經由Tasteme下單不僅輕鬆又省錢,還能兼顧環保理念,解決掉糧食損耗問題,讓食物不再被回收和掩埋,自然能減少甲烷等溫室氣體排放,對我們的環境更好。

而對於Tasteme來説,藉由和美食業者的合作,自然能長久順利地將平臺營運下去;這種四方共立的模式,能幫助彼此互利互惠,而非互相抗衡,更符合永續經營的理念。

創立惜食平臺的艱鉅和挑戰


儘管出發點是環保,但在問到Tasteme創立至今,曾遇過哪些棘手問題或挑戰時,葉柏軍也坦言,這類食物循環平臺在台灣沒人做過,因此遇到過不少挑戰。

比方Tasteme主要做惜食共享,代表店家有多餘食物剩下才能販售,而Tasteme平臺上的『預訂』功能,在剛開始常受到消費者誤解,因為在店家剛好沒有剩餘食物時,自然無法提供販售,消費者也就無法拿到食物。

50元新台幣(1.7美元)吃一餐?食物循環平臺Tasteme 讓環保和盈利成為雙贏_20220606_Content_6.jpg
Tasteme已與眾多商家合作

所幸在經過推廣後,顧客漸漸能理解平臺用意。另一方面,因為Tasteme屬於嶄新的商業模式,要說服自助餐、烘培業等傳統餐飲業者加入,也耗費了好一番工夫;Tasteme所能做的,就是盡心推廣、說服志同道合的業者加入,讓剩食有更好的解決出路,並加強擴大其社會影響力。

關於食物保鮮問題,葉柏軍認為,Tasteme屬於提供『剩食』的平臺,許多消費者會考量到食物是否新鮮;事實上,Tasteme已成交超過四萬筆,且採取消費者親自到店取餐的模式,也就是說,店家必需當著顧客的面交出食物,自然杜絕了販售不新鮮或有疑慮食物的問題,而Tasteme也經過嚴格篩選,精心挑選具有商譽或品質的好店家,讓顧客能更放心地享用美食。

50元新台幣(1.7美元)吃一餐?食物循環平臺Tasteme 讓環保和盈利成為雙贏_20220606_Content_7.jpg
Tasteme平臺採封閉系統運作,保障消費者安全

除此之外,Tasteme採取儲值代幣再消費的結帳方式,也讓不少消費者產生疑惑,認為不如直接刷信用卡來得方便。對此葉柏軍解釋,Tasteme主要做食物媒合,也因為預訂功能可能導致退款,一般信用卡在結帳時,需要連結到消費平台和銀行系統,容易產生風險;但透過T-coin儲值,即便後續退款也是在Tasteme平臺的封閉系統運作,代表消費者僅會在購買儲值代幣時提供信用卡資訊,相對來講更為安全。

50元新台幣(1.7美元)吃一餐?食物循環平臺Tasteme 讓環保和盈利成為雙贏_20220606_Content_8.jpg
年輕人對剩食接受度高

年輕人要敢衝  有三成把握就可創業

在提及給年輕創業者的建議時,葉柏軍認為,有志創業的年輕人其實毋需多慮,拿起創業的幹勁,擁有三成把握後就該實行,因爲不先搶得市場商機,等於將發財的機會白白送人。


若確定想創業,且準備得相對充足時,不妨採取滾動式修正,從實務中學習並尋求他人建議和支持,因為能創業的機會並不多,人生僅有一次且光陰有限;錯過創業機會的後悔,可能會比失敗更讓人痛苦,年輕人在二、三十世代的前半創業,不管成功與否,都會是生命中很棒的體驗。

Back

最新文章

【個人成長】 行銷大師Seth Godin:努力卻不成功?因你缺乏「意圖」!

有些人明明很努力,但卻不成功?因為到某個時候,你放棄了!但為何人們這麼容易放棄?行銷大師Seth Godin直指,因為你缺乏「意圖」!找到它,這就是讓你撐下去的力量。...
24th November, 2024 | In Growth

零烹飪基礎到年營收9,000萬:Maggie Beer如何用自學之路征服美食市場

Maggie Beer 的名字,在澳洲美食界響徹雲霄,但這位傳奇廚師的成功之路,並非一帆風順。從經歷童年的經濟困難到成為澳洲美食的代言人,2024 年,Maggie Beer Holdings...
20th November, 2024 | In Strategy

痣姐:從裁縫師到米其林一星街頭廚神的傳奇旅程

在曼谷的街頭小巷裡,有一位身著護目鏡、站在炭爐前揮灑汗水的廚師,她是痣姐(Jay Fai)。這位名叫Supinya Junsuta的傳奇女性,從小販攤起步,憑藉一口熱鍋和一份對料理的執著...
19th November, 2024 | In Strategy

曾是法律精英,卻選擇賭上一切創業!Adam Schwab 如何讓 Luxury Escapes 成全球發展最快的旅遊公司之一

在澳洲商業領域中,Adam Schwab 是一位備受矚目的連續創業家。他的創業歷程不僅改變了澳洲旅遊市場,還為企業成長與轉型提供了寶貴的範例。作為Luxury Escapes 的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
18th November, 2024 | In Strategy

【反敗為勝】狂砸76台雪櫃成名 中國最大家電生產商海爾CEO張瑞敏成功之路

根據中國大陸CNPP數據研究,中國最大家電生產製造企業海爾(Haier)是最受中國人民喜愛的家電品牌,而執行長張瑞敏正是將海爾推上顛峰的功臣。從禁止工人在廠內大小便開始展現執行力的張瑞敏...
17th November, 2024 | In Growth

貧困輟學生15歲開始做生意,現成身價破億執行長還是收聽率最高的Podcast《The Diary of a CEO》主持人

Steven Bartlett,從一個經濟窘迫、經歷多次失敗的移民之子,蛻變為全球知名的創業家與《The Diary of a CEO》播客主持人。他的故事不僅啟發了年輕世代...
15th November, 2024 | In Strategy

從重機業務到頂級食品公司創辦人,看平凡五金行敢於試錯從谷底翻身打造上億營收

平凡五金行,乍聽這個名字你可能會以為它是一間五金專賣店,但它其實是一間位於高雄的高級食材選品店。如同台北的上引水產,平凡五金行特別之處在於顧客不僅能挑選各式高端食材,還能在現場即時烹飪享用...
15th November, 2024 | In Strategy

台灣麥當勞重磅推出「McGriddles厚鬆餅堡系列」:新口味引爆早餐市場潮流

從日本、韓國再到香港,各地麥當勞的厚鬆餅堡都掀起了一陣風潮,如今,這款人氣早餐終於登陸台灣!台灣麥當勞於2023年11月13日至12月17日限時推出三款「McGrid...
15th November, 2024 | In Growth

兩周即消失的紋身,25歲的InkBox創辦人成功打造8位數的紋身業務

在追求個性化、時尚與自我表達的今天,Inkbox憑藉其創新的半永久刺青技術,成功顛覆了傳統刺青市場。透過讓人「短暫體驗、隨時改變」的產品特色,從Kickstarter的驚人募資成績...
14th November, 2024 | In Strategy

中年失業身上剩34元,她在被裁員後的24小時內決定創業,創Sunshine Books 售3億本童書

Dame Wendy Pye 是如何從一位農村女孩,成為全球知名的教育出版家?這篇文章帶您一起走進她的故事,了解她是如何利用自身的堅毅和創新精神,創辦了Sunshine Books...
13th November, 2024 | In Strategy

Asia Business Leaders Newsletter

With instant updates and exclusive de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