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敗為勝】兩次失敗後捲土重來 Flickr及Slack創辦人打造通訊企業軟件 - Strategy - 2022-08-10 | Asia Business Leaders
Menu
Growth
Wealth
Technology
Strategy
NEWS

【反敗為勝】兩次失敗後捲土重來 Flickr及Slack創辦人打造通訊企業軟件

10th August, 2022| In Strategy

創業並沒有捷徑,每一次創新都是之前無數經驗累積。照片分享平台Flickr 及企業溝通平台Slack的創辦人Stewart Butterfield,對此有深刻的體會。Stewart Butterfield 每次創業後,都能夠積累之前的資源、人脈及經驗,留待下次取得更大的成功。

Flickr 及Slack的創辦人Stewart Butterfield是加拿大人 ,生於英屬哥倫比亞,從小就熱愛桌遊以及卡牌遊戲。他認為通過遊戲,可以增加彼此互動體驗。因此,他長大後的兩次創業,均以線上遊戲開始,最終以照片分享平台Flickr 及企業分享平台 Slack 告終。

兩次失敗的創業卻為他帶來更多的財富Flickr 和 Slack 的創辦人教我們絕處逢生的 3 個方法_20220810_Content_1.jpg

2002年創辦Game Neverending 

Stewart Butterfield首次創業是於2002年,他與妻子Caterina Fake及2名員工,一起創立線上的角色扮演遊戲Game Neverending。玩家將收集到的資源去建立虛擬世界,有點像Minecraft。然而,2002年科網股爆破,找不到投資者,加上遊戲的付費轉換率不高,很快便遇上困難。

當時,Stewart想起遊戲的物品管理介面,可以讓玩家進行討論,又有上傳物品的功能。於是Stewart帶領團隊,將功能轉為讓用戶上傳照片,便成為Flickr。

兩次失敗的創業卻為他帶來更多的財富Flickr 和 Slack 的創辦人教我們絕處逢生的 3 個方法_20220810_Content_2.jpg

建立照片分享網Flickr 

Flickr於2004年2月上線之後,很快便為廣受歡迎的照片分享網站。不過,這一次Stewart Butterfield 仍然是經驗不夠老到,他在一年後便以3500萬美元,將Flickr出售給Yahoo。Flick現已成為最成功的照片分享網,全球用戶截至2021年達1億1200萬人。

在不久之後的2005年,類似的社交平台MySpace被新聞集團以5.8億美元收購。2006年,YouTube被Google以16.5億美元收購,令Stewart 出售Flickr的價格像是被搶了。Butterfield 其後承認,過早地出售 Flickr 是一個錯誤:「現在回過頭想想,我們當時的確是犯了一個錯誤,但並不是說我會為之後悔」。

2009年再次創立社交遊戲Glitch

出售Flickr之後,Stewart又休息了三年。2009年,Stewart與Game Neverending的舊團隊,又再創立了名為Glitch的遊戲。有了Flickr的名氣,他們很快籌到了1700萬美元。

然而,Glitch的遊戲客動付費率,仍然是偏低。2012年11月,Stewart 決定要終止 Glitch。當時他們銀行戶口中雖然還有 550 萬美元,但是,他決定不要繼續浪費投資者的錢。

當時,Stewart想到首要做的,是要遣散大部份員工。Stewart十分為員工著想,架設了名為「聘雇天才」(Hire A Genius) 的網站,然後將這些被資遣員工的資訊放在上面。

其後,當 Stewart 正式對媒體宣布要停止 Glitch 的服務時,他也請傳媒順便為他宣傳「聘雇天才」網站,讓有需要的雇主能夠前往網站找頂尖人才。同時,Stewart開始努力的為這些員工撰寫介紹信,以及修正他們的履歷,以確保他們每一位都找到更好的工作。

兩次失敗的創業卻為他帶來更多的財富Flickr 和 Slack 的創辦人教我們絕處逢生的 3 個方法_20220810_Content_3.jpg

將公司的內部通訊系統建成Slack

Glitch遊戲服務停止後,Stewart有一天與員工討論,公司的內部通訊系統很好用。Stewart心想,好用系統為何不化成產品,賣給其他人?

於是,Stewart開始計劃將產品商業化。這個系統的特別之處,在於可以開設獨立的「頻道」,而「頻道」不像電郵,不會因為有任何人離開而消失,新成員加入之後,亦可以看到之前的討論。

例如,一位新的業務人員加入團隊後,負責人只要將他加入「客服頻道」,他就能夠看到之前處理過的所有客服問題,不需要花費時間詢問前輩們。

Stewart 和團隊決定將這個系統命名為 Slack。他們相信,這麼好用的工具,一定很容易說服其他企業使用。2013年8月,Slack正式推出。2014 年2月,Slack 正式在 App Store 中上架。三週後,Slack 的營業額就到達了100萬美元。到了今天 Slack 成為了市值51億美元(最新估值為71億美元)的企業,而那些當初決定保留 Glitch 公司股份的投資者,也得到了非常豐厚的報酬。

2020年12月,數據分析公司Salesforce公佈以277億美元收購Slack,並於2021年1月完成相關收購。Stewart Butterfield 留任Slack行政總裁至今。

兩次失敗的創業卻為他帶來更多的財富Flickr 和 Slack 的創辦人教我們絕處逢生的 3 個方法_20220810_Content_4.jpg

Stewart Butterfield 三點值得學習之處

分析指出,Stewart Butterfield 在創業過程中,有三點十分值得學習,分別是:

1. 對員工及投資者釋出善意

Stewart在停止遊戲Glitch後,也成立了「聘用天才」(Hire a Genius)的網站,確保員工可以找到好工作,並為員工寫介紹信,以及更正他們的履歷。對投資者,Stewart也釋出善意,指投資者可以取回銀行的錢。這樣一來,投資者更加有信心,決定保留公司股份,而不取回現金。

Stewart 相信,不管事情的成敗,對人的關係一定要顧好。這也是為什麼在 Game Neverending 的時候,他能夠坦誠的告訴員工如果他們繼續開發遊戲,他將付不出薪水。 而 Stewart 這種對關係的重視,也讓他身邊的人,都很願意和他保持長久的關係,在他需要幫忙時伸出援手。

2. 找出企業資產的價值所在

Stewart Butterfield兩次創立遊戲平台,都以失敗告终。但他及其團隊,兩次都能發現公司產業的價值所在。將Game Neverending 的物品管理介面,改成後來的Flickr。以至後來將Glitch的內部溝通軟件,改成為Slack,都是異曲同工的做法。

3. 善於把握市場的時機轉化資產

Stewart Butterfield在推出Flickr時,網上的社交平台並不普及,Facebook、IG、Twitter都未出現,令照片分享網成為新鮮事物,得到網民的普遍認同及使用。

其後,Butterfield 和他的幾個合夥人 Mourachov、Henderson 和 Mourachov 在 2012 年開始創辦 Slack,當時正值全球各國對垃圾電子郵件,都感到十分煩擾,電子郵件給人的困擾到達頂峰。正是Slack這種不用郵件往來的企業通訊系統,大派用場之處。


資料來源:Business Weekly, Buzz Orange, Sohu


Back

最新文章

【個人成長】哈佛研究:5個更討喜的說話技巧

「你好嗎?」可能是最多人用來展開對話的一句說話。然而這或許並不是一個好的開始:問的人不一定想知道答案,答的人也不一定會說真話。對話人人都會,但並不是人人都會進行良好的對話。其實只要運用適當的技巧...
6th April, 2025 | In Growth

全球35國的奢華茶品牌,Tea Forté創辦人從設計師轉型企業家,只為提供精緻茶文化

在眾多茶品牌中,Tea Forté 以其獨特的設計和高品質的茶葉脫穎而出。這個成立於2003年的品牌,致力於將傳統的茶文化與現代奢華設計融合,讓茶飲不僅僅是日常的飲品,而是一場多感官的享受...
2nd April, 2025 | In Strategy

他曾窮到借咖啡廳辦公,郭建甫如何靠Whoscall賺進1一次下載量

如果你曾經接過詐騙電話,甚至險些上當,那你可能要感謝一個人——Whoscall的創辦人郭建甫。他創立的這款應用程式,每天幫助全球數百萬用戶辨識不明來電,成功攔截了無數詐騙、推銷與騷擾電話。而這一切...
1st April, 2025 | In Strategy

這位 7 歲女孩比你還會談生意!如何從創意變現,讓 Shark Tank 投資她

Cassidy Crowley,The Baby Toon 的創辦人,正是這樣一位年紀輕輕卻充滿遠見的創業家。她從解決妹妹吃飯時可能受傷的問題出發,最終將自己的發明推上Shark Tank...
1st April, 2025 | In Strategy

從芝加哥街頭到 8000 個車位,失業創辦人的天價罰單換來 10 億商機

在熙熙攘攘的城市裡,找停車位就像在尋寶,總是讓人抓狂。SpotHero 這個品牌,正是從這樣的日常痛點中誕生。創辦人 Mark Lawrence 和 Jeremy Smith...
1st April, 2025 | In Strategy

泡泡瑪特五大最賺錢IP揭秘:從北京小店到全球潮玩霸主

2024年,泡泡瑪特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全年營收達130.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06.9%;調整後淨利潤34.0億元,增長185.9%,毛利率更創歷史新高至66.8%。泡泡瑪特(POP...
1st April, 2025 | In Strategy

科技革新與財富集聚:從2025胡潤 富豪榜看全球經濟新趨勢

2025年《胡潤全球富豪榜》揭示了一個清晰的趨勢:財富正在加速集中,並且科技創新正成為造富的核心驅動力。今年,全球十億美金企業家的總數達到3442位,創下歷史新高,相較去年增加5%。其中...
31st March, 2025 | In Strategy

「世界合一論壇」2025 圓滿舉行 香港充分發揮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及綠色金融的領導者 為ESG投資及綠色創新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由可持續科技學院(Institute of Sustainability and Technology)主辦,One Earth Alliance 及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31st March, 2025 | In Strategy / NEWS

「橘色鍋」撐起千億市場!百年前的法國工匠如何打造世界級廚具帝國

在法國,一個小鎮的冶金工廠裡,一場改變烹飪世界的革命正在醞釀。1925年,來自比利時的Armand Desaegher與Octave Aubecq共同創立Le Creuset,將鑄鐵與琺瑯技術結合...
27th March, 2025 | In Strategy

東南亞旅遊界的 Airbnb?這位工程師靠 AI 與支付創新改變市場!

當談到東南亞的旅遊業,有一個名字不可忽視,那就是Traveloka。這家成立於2012年的在線旅遊平台,短短幾年內便突破了市場的重圍,成為該地區領先的旅遊平台之一。它不僅提供機票、酒店訂房...
27th March, 2025 | In Strategy

Asia Business Leaders Newsletter

With instant updates and exclusive de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