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市思維】長期而言,股市會是...﹖ - Strategy - 2022-07-19 | Asia Business Leaders
Menu
Growth
Wealth
Technology
Strategy
NEWS

【跨市思維】長期而言,股市會是...﹖

19th July, 2022| In Strategy

「投資者是否應該盲目地將所有資金投入股市?答案當然不是!仔細考慮到股票、債券和現金的歷史回報概況,應該從投資者的 time horizon 去規劃長、中、短期的資產配置。簡單而言,投資時間的框架越短,回報的範圍(從正數到負數)就越大,尤其是股票市場。反之,時間框架越長,回報的平均值和波動範圍就越小。」

「世上無難事,發達最艱難」。投資致富並不容易,而每一種投資策略和哲學都有其優點和缺點。而作為普羅的投資者,即使有良好的投資策略,如果沒有耐性堅持,許多時候也是徒然。當然,也有許多因素影響了投資者的風格和類型,包括:

一、經驗往往塑造了對金融市場風險與回報的看法。作為投資者在漫長的成長歲月以及所經歷的各種市場環境,可能會對資金的投資方式產生巨大影響。

二、性格改變命運,不同個性的人會被不同的投資策略所吸引。

三、在嘗試或學習投資的起步階段,所閱讀的投資大師書籍或是啟蒙的學習對象也對選擇未來投資的風格有著深遠的影響。

不過,不論是學習那類型的投資法則,個人得到最大得著是投資的 time horizon 的重要性。能夠長期能夠不斷反思和保持紀律去執行,更是市場上為數不多的優勢之一。參考 WisdomTree 的 Jeremy Schwartz 整理了由 1928 年至 2021 年的這段時期的市場數據,在過去的 94 年中有 30 年現金跑贏了股市。換句話說,每年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如果將資金投入貨幣市場基金(money market fund)或短期國庫券(short-term T-bills),會比投資股市更好。然而,從長期平均回報來看,將 10,000 美元投入股市,在 20 年後將變成 67,000 美元,但持有現金只有 18,000 美元。

那麼,投資者是否應該盲目地將所有資金投入股市?答案當然不是!仔細考慮到股票、債券和現金的歷史回報概況,應該從投資者的 time horizon 去規劃長、中、短期的資產配置。簡單而言,投資時間的框架越短,回報的範圍(從正數到負數)就越大,尤其是股票市場。反之,時間框架越長,回報的平均值和波動範圍就越小。根據 Jeremy Schwartz 的數據(從 1802 到 2021 年),在一年、兩年的時間框架內,前者股票、債券和現金的回報範圍分別是 -38.6%至 +66.6%、-21.9%至 +35.2%、-15.6%至+23.7%;後者,則分別是-31.7%至 +39.4%、-15.9%至 +24.7%、-15.1%至+21.6%。然而,在十年的時間框架內,股票、債券和現金的回報範圍分別下降只有-4.0%至 +16.8%、-5.4%至 +12.4%、-5.1%至+11.6%。

再參考一下標普500指數的數據(從 1926 到 2022 年),在三年、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的時間框架內,回報的高低點分別是 -42.4%至 +43.4%、 -5.0%至 +21.4%、 +1.9%至 +18.3%、 +7.8%至 +14.8%。隨著時間的推移, 3 年期的回報是非常波動,但到了 10 年,事情就會開始變得平穩;在 20 年的時間框架裡,已經是絕對正回報,而到了 30 年,波動的範圍更進一步收窄。換言之,投資者在股市任何 3 年的時間窗口都有被吞噬所以有的回報的可能。在 10 年的時間窗口,仍然可以損失一點錢,但拉長到 20 至 30 年的時間窗口,數據上是穩賺不賠。

未來仍可維持如此?當然,任何事情都可能發生,筆者也無法預測未來。不過,我對世界是不斷向前、聰明的企業家可以為企業不斷創造價值抱有很大的信念。因此,從長遠來看,股市仍然是投資最佳場所,前提是要有耐心待在這裡。


輝立証券研究部高級分析師  李浩然

www.facebook.com/lhyinvestment/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及所有關聯單位立場。









Back

最新文章

【個人成長】 行銷大師Seth Godin:努力卻不成功?因你缺乏「意圖」!

有些人明明很努力,但卻不成功?因為到某個時候,你放棄了!但為何人們這麼容易放棄?行銷大師Seth Godin直指,因為你缺乏「意圖」!找到它,這就是讓你撐下去的力量。...
24th November, 2024 | In Growth

從成衣業轉行餐飲,創業開局慘賠3,000萬,一策略讓創辦人轉虧為盈,今成營收80億全台最大日式品牌

1996年,陳津秋的創業旅程從一次日本旅行中獲得了靈感。他注意到當地百貨商場內的外帶壽司大受歡迎,這樣的創新模式讓他看到了市場機會。彼時的台灣,壽司仍然被視為高價料理,與大眾日常餐飲的距離遙遠...
22nd November, 2024 | In Strategy

28歲貸款創業,憑藉9年業務經驗與王品、Foodpanda合作,今成營收破億的包裝材料公司

28歲,他帶著40萬元積蓄和100萬元貸款,毅然決定創業,從零開始打造一個屬於自己的品牌。他挨家挨戶地拜訪每一位潛在客戶,用雙腳和汗水鋪就了萬福國際的道路。如今,他的公司年營收超過1億元...
20th November, 2024 | In Strategy

零烹飪基礎到年營收9,000萬:Maggie Beer如何用自學之路征服美食市場

Maggie Beer 的名字,在澳洲美食界響徹雲霄,但這位傳奇廚師的成功之路,並非一帆風順。從經歷童年的經濟困難到成為澳洲美食的代言人,2024 年,Maggie Beer Holdings...
20th November, 2024 | In Strategy

痣姐:從裁縫師到米其林一星街頭廚神的傳奇旅程

在曼谷的街頭小巷裡,有一位身著護目鏡、站在炭爐前揮灑汗水的廚師,她是痣姐(Jay Fai)。這位名叫Supinya Junsuta的傳奇女性,從小販攤起步,憑藉一口熱鍋和一份對料理的執著...
19th November, 2024 | In Strategy

曾是法律精英,卻選擇賭上一切創業!Adam Schwab 如何讓 Luxury Escapes 成全球發展最快的旅遊公司之一

在澳洲商業領域中,Adam Schwab 是一位備受矚目的連續創業家。他的創業歷程不僅改變了澳洲旅遊市場,還為企業成長與轉型提供了寶貴的範例。作為Luxury Escapes 的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
18th November, 2024 | In Strategy

【反敗為勝】狂砸76台雪櫃成名 中國最大家電生產商海爾CEO張瑞敏成功之路

根據中國大陸CNPP數據研究,中國最大家電生產製造企業海爾(Haier)是最受中國人民喜愛的家電品牌,而執行長張瑞敏正是將海爾推上顛峰的功臣。從禁止工人在廠內大小便開始展現執行力的張瑞敏...
17th November, 2024 | In Growth

貧困輟學生15歲開始做生意,現成身價破億執行長還是收聽率最高的Podcast《The Diary of a CEO》主持人

Steven Bartlett,從一個經濟窘迫、經歷多次失敗的移民之子,蛻變為全球知名的創業家與《The Diary of a CEO》播客主持人。他的故事不僅啟發了年輕世代...
15th November, 2024 | In Strategy

從重機業務到頂級食品公司創辦人,看平凡五金行敢於試錯從谷底翻身打造上億營收

平凡五金行,乍聽這個名字你可能會以為它是一間五金專賣店,但它其實是一間位於高雄的高級食材選品店。如同台北的上引水產,平凡五金行特別之處在於顧客不僅能挑選各式高端食材,還能在現場即時烹飪享用...
15th November, 2024 | In Strategy

台灣麥當勞重磅推出「McGriddles厚鬆餅堡系列」:新口味引爆早餐市場潮流

從日本、韓國再到香港,各地麥當勞的厚鬆餅堡都掀起了一陣風潮,如今,這款人氣早餐終於登陸台灣!台灣麥當勞於2023年11月13日至12月17日限時推出三款「McGrid...
15th November, 2024 | In Growth

Asia Business Leaders Newsletter

With instant updates and exclusive de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