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策略】AI或取代編劇家?Netflix 機器人被迫看 40 萬小時恐怖片 拍出惡搞恐怖片 - Strategy - 2021-11-15 | Asia Business Leaders
Menu
Growth
Wealth
Technology
Strategy
NEWS

【商業策略】AI或取代編劇家?Netflix 機器人被迫看 40 萬小時恐怖片 拍出惡搞恐怖片

15th November, 2021| In Strategy

人工智慧漸漸的侵入了人們的生活,人們擔心未來恐怕有許多工作被機器人取代,甚至連身為人類引以為傲的創意也會被瓢竊!先別怕! Netflix幫你做了實驗,一部由機器人看了40萬小時恐怖片所編寫的心血結晶《Mr. Puzzles Wants You to Be Less Alive》硬是把恐怖片寫成喜劇片。
 

惡搞版《恐懼鬥室》

Netflix 與作家Keaton Patti合作推出了一部由機器人編寫的恐怖片《Mr. Puzzles Wants You to Be Less Alive》出來的結果是喜劇效果多過恐怖。
 
這部堪稱是《恐懼鬥室》(Saw)搞笑版恐怖片,講的是騎著獨輪車的Mr. Puzzles 綁架了 Jennifer,他喜歡用殘忍方式懲罰答錯的受害者,中途還有從屋頂上掉下的醉漢警探來拯救Jennifer,電影快結束時 Jennifer答錯了最後一個題目,換來了接續好幾下的尖叫聲…。

整部片的對話相當荒誕,警探救回 Jennifer 後,對她的同事被 Mr. Puzzles 害死表示難過,Jennifer 竟回:「沒關係,公司很大」。Jennifer被綁還說大實話表示:「我爸爸會付錢請你不要殺我,但我媽媽可能不會」女兒果然是爸爸的前世情人!。

20211115_Content_1.jpg

這部片約 4 分半鐘,看起來就像低級惡搞恐怖片,頗有另類趣味。

機器人沒日沒夜被迫看了40萬小時的恐怖片

與Netflix 合作的Keaton Patti是位名編劇,他先前曾讓機器人花 1,000 小時學習理解大量書籍和媒體資源,之後由機器人創作並出版《I Forced a Bot to Write This Book: AI Meets BS》。結果因為內容太搞笑而大受歡迎。

這次他下手更重,硬是讓機器人沒日沒夜地看了40萬小時的恐怖片,事實證明,這部新創作只是將各經典恐怖拼湊起來,而對話也毫無道理可言。實說,用AI編寫電影這也不是第一遭,但總的來說,這些電影只能打動喜歡看惡搞趣味片的小眾,離一般電影水準還差得遠。

創作與 AI 結合,是影視業一直在嘗試的方向。國外甚至已有編劇軟體story prism幫助有創作欲的人找靈感、寫劇本。
 

用軟體寫劇本

使用story prism很簡單,使用者使用時會被問四個問題:你的故事是關於誰的?他們必須做什麼?他們在對抗誰或什麼?什麼是利害攸關的?一旦輸入後,出來的答案要麼接近您想要的,甚至還有你從未想過的答案。您回答的越多,出來的答案也越多樣。

,這只能算是AI替你做腦力激盪,或許能出現讓你想都沒想過的劇情走向,但鑒於人類語言複雜多變、開放,這對擅長找規律的 AI 來說太有挑戰性,人類無法仰賴AI能編寫出合情合理的對話。

20211115_Content_2.jpg


另外,社會和文化背景也是理解語言的重要因素,機器人編劇是沒感情的,編寫出來的東西肯定少了代入感。

結論是,創造力是人類的獨有的,是機器人無法取代的,AI或許可以幫助你激發靈感,但替代編劇,目前看來是無望了。


Source: Netflix Is A Joke

資訊參考來源:Nofilmschool、Nerdist


Back

最新文章

用這2招引爆競標熱潮,陳良玲如何讓黃花梨交椅賣出千萬港元

如果有人告訴你,一位主修生物學的學生,最終會成為世界頂級拍賣行佳士得的副總裁,你會相信嗎?陳良玲的故事,正是這樣一個意想不到的轉折。從生物學到藝術,她的人生轉折出生於台灣的她...
11th February, 2025 | In Strategy

全球最貴的床墊公司?Eight Sleep 如何用 AI 和數據打造千萬美元級訂閱模式

現代人重視健康,但卻常忽略了睡眠品質。Eight Sleep 的創辦人 Matteo Franceschetti,從律師轉戰創業,憑藉對睡眠效率的執著,顛覆傳統床墊產業...
10th February, 2025 | In Strategy

【個人成長】紅土球王Nadal也受益!5大縮時學習法

 大家可能聽過一萬小時成為專家這說法,但有時候在成為專才的路上,你也必須快速的學習各種技巧,以應付工作之需。以下5大原則,助你在短時間內,突破學習瓶頸,學成「足夠好」技能。一、...
9th February, 2025 | In Growth

George Clooney如何靠「一瓶龍舌蘭」打造10億美元品牌

在眾多名人創業的案例中,George Clooney 共同創立的 Casamigos 龍舌蘭無疑是一個獨特且成功的品牌。從最初只是一個私人聚會的即興創意,到最終成為全球知名的高端龍舌蘭品牌...
7th February, 2025 | In Strategy

從連年虧損到IPO,Anta與Chip Wilson如何操盤Amer Sports

Amer Sports的故事是一場跨越半世紀的商業進化。從一家芬蘭的煙草公司起步,到成為全球知名的運動用品巨頭,這背後是一連串關鍵收購、戰略轉型與資本運作的成果。特別是在Anta...
6th February, 2025 | In Strategy

創業資金只有 2.5 萬美元?Grab 創辦人如何打造東南亞最大35 億次乘車交易

在東南亞這片快速發展的市場中,交通混亂、支付不便、物流效率低下曾是當地居民的日常挑戰。然而,Grab 的出現徹底改變了這一切。從一個簡單的叫車應用程式,到如今整合外送...
5th February, 2025 | In Strategy

短短半年營收4.5億!妥瑞症創業家Nick Lin從零基礎在曼谷房市創造奇蹟

在競爭激烈的國際房地產市場中,能夠迅速崛起的企業家屈指可數,而來自台灣的Nick Lin便是其中一位。他不僅克服了妥瑞氏症帶來的挑戰,更在短短六個月內於泰國房地產市場創造了高達4...
5th February, 2025 | In Strategy

被醫生判為腦性麻痺,Like Nastya靠YouTube翻身,8歲創世界收入前十YouTuber

很難想像,一個原本被診斷可能無法說話的女孩,如今卻成為全球最受歡迎的兒童YouTuber之一。Like Nastya的成功不只是影片可愛、內容有趣,而是來自她家人精準的經營策略...
4th February, 2025 | In Strategy

【白手起家】印尼百業大王林紹良的成功之道

提起印尼已故首富林紹良,香港人可能並不很熟悉,但是,旗下indofood生產的營多撈麵,卻是香港人最為熟悉的食品。然而,林紹良的業務當然不只是食物,還包括了銀行、百貨、金融及水泥建築等...
2nd February, 2025 | In Strategy

【商業策略】雅虎郵件創辦人 靠一條公式解決新創難題

對於初創公司的新創團隊來說,最困難的任務之一就是確定要做什麼,例如:考慮投入一項產品的開發時,可能會考慮潛在的市場有多大,多少人會使用這項產品?應該在哪裡花最多時間?...
26th January, 2025 | In Strategy

Asia Business Leaders Newsletter

With instant updates and exclusive de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