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成長】紅土球王Nadal也受益!5大縮時學習法 - Growth - 2025-02-09 | Asia Business Leaders
Menu
Growth
Wealth
Technology
Strategy
NEWS

【個人成長】紅土球王Nadal也受益!5大縮時學習法

9th February, 2025| In Growth

 大家可能聽過一萬小時成為專家這說法,但有時候在成為專才的路上,你也必須快速的學習各種技巧,以應付工作之需。以下5大原則,助你在短時間內,突破學習瓶頸,學成「足夠好」技能。

一、 累積技能

要求完美、最好,代表你要將多數時間花在一件事上,但是機會不等人,有些事你知道自己比不過人,那麼你就學好2、3項技能,且學的比多數人「更好」就好,技能組合會比單項技能更有力。

例如:你是個健身教練,雖然你離頂級健身教練還有段距離,但也有中上程度,此時若是你有寫作能力或剪接影片能力,那麼除了健身教練外,你還可朝YouTuber或Blogger之路前進。

二、每次專注一到二項技能養成

想在短期學好技能,也需注意一次只專注於一兩件事情,一次嘗試太多,反而會樣樣學,樣樣不精。雖說要成為通才,不過重點還是在把技能學好,所謂欲速則不達務必注意。

比如網球天王Rafeal Nadal,最令人驚豔的就是他的正手上旋拍,他的教練Moya為了讓他技術更全面,花了大量的時間訓練他的反手上旋拍,但同時間止於專注於強化兩項武器,而非又強調發球、又強調跑動。現在的他正反手上旋拍成了讓對手聞之喪膽的致勝武器。

三、百分之八十原則

這關乎成本及效益。如果你學習一項技能,已達八成功力,但經過努力後發現,你要花80%的時間,才能做到剩下那20%的技術,那麼你可以假設問題不在於專精,而是你該去培養新技能了。因為你可能花太多的時間成本,且還不一定會成功鍛鍊出剩下20%。

四、整合

為了合乎效益,你應該練習和手邊任務相關「需要擅長」的技能就好。簡單來說,就是要以結果為主,盡量學習所有「相關」技巧。

例如;你要成為健身YouTuber,你就應該學習剪接影片、如何增加瀏覽率等技巧,而非跑去學插花、畫畫等。

Kobe Bryant說過,他高中時期上場都是拿來練習他最弱的技巧,例如;左手投籃、跳投等,這些籃球技能,都是朝著他成為全能籃球員的目標而執行。

五、重複與抗性

最後,如果你希望在某個面向上能做得更好,你要刻意重複練習去做這件事,同時還要增加點難度。

例如;你是吉他手,你想訓練每隻手指靈活度,那麼在練習時,你可將其中兩、三隻手指用膠布黏起來,等其他手指練順了,再換其他手指黏,直到全部手指都練順為止。

已故籃球巨星Kobe Bryant在高中時期,上場刻意用自己較弱的左手投籃,來鍛鍊其全面技能,後來進入NBA時,真的在右手受傷期間派上用場用左手得分。這兩者都是充分的利用重複與抗性原則。


 遵守以上5項守則,必能助你在短期內學好一、二項所需技能,加上你原本就專精的技巧,不管做什麼,整體上都能變得更好。正如Steve Jobs所言「你無法預先把現在所發生的點滴串聯起來,只有在未來回顧今日時,你才會明白這些點點滴滴是如何串在一起的。」

20210406_Content_1.jpg


*資訊參考來源: selling energy



Tags :
Back

最新文章

【個人成長】紅土球王Nadal也受益!5大縮時學習法

 大家可能聽過一萬小時成為專家這說法,但有時候在成為專才的路上,你也必須快速的學習各種技巧,以應付工作之需。以下5大原則,助你在短時間內,突破學習瓶頸,學成「足夠好」技能。一、...
9th February, 2025 | In Growth

被醫生判為腦性麻痺,Like Nastya靠YouTube翻身,8歲創世界收入前十YouTuber

很難想像,一個原本被診斷可能無法說話的女孩,如今卻成為全球最受歡迎的兒童YouTuber之一。Like Nastya的成功不只是影片可愛、內容有趣,而是來自她家人精準的經營策略...
4th February, 2025 | In Strategy

【白手起家】印尼百業大王林紹良的成功之道

提起印尼已故首富林紹良,香港人可能並不很熟悉,但是,旗下indofood生產的營多撈麵,卻是香港人最為熟悉的食品。然而,林紹良的業務當然不只是食物,還包括了銀行、百貨、金融及水泥建築等...
2nd February, 2025 | In Strategy

【商業策略】雅虎郵件創辦人 靠一條公式解決新創難題

對於初創公司的新創團隊來說,最困難的任務之一就是確定要做什麼,例如:考慮投入一項產品的開發時,可能會考慮潛在的市場有多大,多少人會使用這項產品?應該在哪裡花最多時間?...
26th January, 2025 | In Strategy

從視后到烘焙老闆,唐詩詠的33 Cubread如何靠限購策略日賺數萬元

2023年10月,香港銅鑼灣波斯富街上悄然崛起一家日式麵包店——33 Cubread,店外人潮如織,排隊的場景成為當地街頭一景。這家店的創辦人,竟是曾在演藝圈叱吒風雲的唐詩詠(Natalie...
24th January, 2025 | In Strategy

精釀啤酒賣出10倍成長:金色三麥創辦人如何顛覆台灣啤酒市場

金色三麥的故事,始於1997年,當時精釀啤酒仍是台灣市場的嶄新概念。作為全台第一家將「現場釀造」與「餐飲服務」結合的啤酒品牌,金色三麥開創了一條全新的道路,讓消費者在享受新鮮啤酒的同時...
24th January, 2025 | In Strategy

26歲接手,三年登頂:Will Guidara讓Eleven Madison Park重新定義頂級餐飲

在紐約曼哈頓11號麥迪遜大道,有一家餐廳被譽為全球頂尖的美食聖殿——Eleven Madison Park (EMP)。然而,這家餐廳的成功並非與生俱來,而是經過了一段從平凡到卓越的蛻變...
24th January, 2025 | In Strategy

父親離世、負債纏身,她如何打造一個年收入 2.5 億的MaryRuth’s?

創業的起點,往往源自一段不平凡的故事。對 MaryRuth Ghiyam 而言,她的成功並非偶然,而是一場與命運的激烈抗衡。從個人家庭的經濟困境,到母親因健康問題逝世...
24th January, 2025 | In Strategy

她是三個孩子的媽媽,也是百萬粉絲追捧的創辦人,Lovevery如何創造出全球 34 國熱銷的早教玩具品牌

你可曾想過,孩子玩的每一件玩具,能否真的幫助他們大腦發育?Jessica Rolph 和 Roderick Morris 把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變成了一場顛覆早教市場的創業旅程。從營養到育兒專家...
23rd January, 2025 | In Strategy

為何一家植物公司能吸引超過 2,000 萬美元投資?The Sill 如何將小眾市場變成百萬消費趨勢

在城市裡生活的人,總有一種缺憾,那便是與自然的距離越來越遠。灰色的建築取代了廣闊的草地,繁忙的日常壓縮了我們與植物相處的時間。然而,有一位來自美國鄉村的女性,用她的創意與堅持...
23rd January, 2025 | In Strategy

Asia Business Leaders Newsletter

With instant updates and exclusive de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