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市生意】 Lululemon疫情下憑社區營銷逆市擴張 - Wealth/Growth - 2020-12-29 | Asia Business Leaders
Menu
Growth
Wealth
Technology
Strategy
NEWS

【逆市生意】 Lululemon疫情下憑社區營銷逆市擴張

29th December, 2020| In Wealth / Growth

 新冠疫情由2020年頭鬧至年尾,旅遊、零售當然是首當其衝,運動品牌亦難逃厄運,Nike及Adiddas等運動品牌都陸續推出裁員計劃,但這時候,另一品牌Lululemon今年第三季收益約達11.2億美元,超出市場預期,並正計劃逆市擴張,靠的是什麼呢?

 根據12月10日公布的第三季財報顯示,Lululemon今年第三季收入為11.17億美元(約87.12億港元),按年增長21%,對比Adidas同一季財報後股價大跌,Lululemon的股價就直線上升,最新報351.42美元,市值近460億美元。集團的首席財務官Meghan Frank表示:「 這一季業續受到強大全方位動力推動,在轉化方面有明顯優勢, 並且電子商務網站流量亦有增長。」

Lululemon的營收主要來自兩部份,線下直營及線上電商。受新冠疫情影響,LuLulemon曾關閉中國所有門店,又在3月份關閉北美、歐洲等國家門店,線上直營就成為Lululemon營收的主要來源。 第三季財報顯示,線下門店銷售額下降17%,但得益於線上電商業務增長,第三季線上電商營收增長94%,而占比不斷擴大達42%,去年同期占比為26.9%。

在疫情下,多了市民在家練習瑜珈,當然帶動了品牌銷售。但Lululemon的成功,背後仍然離不開產品的質素,以及經營方式。 當初,Lululemon的創辦人Chip Wilson在練習瑜珈時,發現女性在練瑜珈時,只能穿著舞蹈服,在伸展時難免會露肉,因此,他決定發展專為女性而設的瑜珈服。 品牌在面料、設計及功能大量投入,保證練習時不會突出肌肉,外觀要美觀及突顯身材,以及具備吸汗、舒適等特點。

在營銷方面,產品注重社區營銷以及垂直渠道戰略,Lululemon選用了許多領域專業人士,特別是瑜珈教練,他們可以影響周圍的學生促成銷售,品牌又經常舉行社區瑜珈班,吸引瑜珈愛好者,先建立社區鏈及服務,再建立市場認知。

傳統營銷由獨立的生產者、批發及零售商組成,每個成員都將本身利益最大化。垂直營銷系統(VMS)即相反,它是由生產者、批發及零售商組成的聯合體,某成員也擁有其他成員的產權,或是特約代營關係。垂直渠道可以由批發商支配,也可以由零售商支配,形成互惠互利合作關係。現代的垂直渠道,一般都包括電商營銷,包括了很大部份的營銷投入,去尋找特定用戶群。 以Lululemon為例,公司聘請導師或專業人士,成為垂直渠道一部份,導師透過瑜伽課程吸引潛在消費者,讓消費者對品牌產生好感,在瑜伽體驗中感受到滿足,再由一起運動的朋友推介相關產品,比廣告更有說服力,讓消費者與品牌之間建立起持久的信任關係。

business_content.jpg

Lululemon於1998年開業,由溫哥華一間賣瑜珈服的小店,十多年後發展成為全球聞名企業,成功關鐽之一是市場定位。創辦人Chip Wilson本身是一位瑜珈運動愛好者,除了銷售瑜珈服,公司亦定期在各地舉辦瑜珈課程,推銷瑜珈文化。LuluLemon的市場定位十分清晰,以24至35歲教育程度高的新女性為主。

Lululemon亦十分重視品牌文化,經常會在購物袋上印上公司的理念,如Do one thing a day that scares you、Breathe Deeply等,向消費者傳達品牌文化理念。

展望未來,Lululemon 在今年9月推出獨立高端品牌Lab,主打休閒服飾,顯示Lululemon希望搶占高端市場意圖。 今年5月,Lululemon又以5億美元收購健身公司Mirror,這家公司以落地智能鏡子實現交互運動,在鏡子中直播或錄播健身課程,這顯示Lululemon正嘗試以Mirror拓展虛擬互動教學場境,在軟硬件消費亦占一席位。

資料來源:Financial Times


Back

最新文章

曾是化妝品包裝製造商,Tony Moly如何靠「搞怪包裝」在 54 國擁 12,000 家門市成頂級化妝品牌

韓國美妝品牌TonyMoly自2006年成立以來,憑藉創新的產品設計、強大的市場營銷戰略,以及不斷拓展的全球版圖,成功站穩K-Beauty市場的頂端。這家擁有超過12...
8th April, 2025 | In Strategy

從一間小店到全球2500家門市,Mango如何打破時尚業規則

1984年,西班牙巴塞隆納街頭,一間名為Mango的小型服飾店悄然開業。誰能想到,短短數十年間,它會成為橫跨全球120多個國家、擁有超過2,800間門市的時尚巨頭? ...
7th April, 2025 | In Strategy

【個人成長】哈佛研究:5個更討喜的說話技巧

「你好嗎?」可能是最多人用來展開對話的一句說話。然而這或許並不是一個好的開始:問的人不一定想知道答案,答的人也不一定會說真話。對話人人都會,但並不是人人都會進行良好的對話。其實只要運用適當的技巧...
6th April, 2025 | In Growth

全球35國的奢華茶品牌,Tea Forté創辦人從設計師轉型企業家,只為提供精緻茶文化

在眾多茶品牌中,Tea Forté 以其獨特的設計和高品質的茶葉脫穎而出。這個成立於2003年的品牌,致力於將傳統的茶文化與現代奢華設計融合,讓茶飲不僅僅是日常的飲品,而是一場多感官的享受...
2nd April, 2025 | In Strategy

他曾窮到借咖啡廳辦公,郭建甫如何靠Whoscall賺進1一次下載量

如果你曾經接過詐騙電話,甚至險些上當,那你可能要感謝一個人——Whoscall的創辦人郭建甫。他創立的這款應用程式,每天幫助全球數百萬用戶辨識不明來電,成功攔截了無數詐騙、推銷與騷擾電話。而這一切...
1st April, 2025 | In Strategy

這位 7 歲女孩比你還會談生意!如何從創意變現,讓 Shark Tank 投資她

Cassidy Crowley,The Baby Toon 的創辦人,正是這樣一位年紀輕輕卻充滿遠見的創業家。她從解決妹妹吃飯時可能受傷的問題出發,最終將自己的發明推上Shark Tank...
1st April, 2025 | In Strategy

從芝加哥街頭到 8000 個車位,失業創辦人的天價罰單換來 10 億商機

在熙熙攘攘的城市裡,找停車位就像在尋寶,總是讓人抓狂。SpotHero 這個品牌,正是從這樣的日常痛點中誕生。創辦人 Mark Lawrence 和 Jeremy Smith...
1st April, 2025 | In Strategy

泡泡瑪特五大最賺錢IP揭秘:從北京小店到全球潮玩霸主

2024年,泡泡瑪特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全年營收達130.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06.9%;調整後淨利潤34.0億元,增長185.9%,毛利率更創歷史新高至66.8%。泡泡瑪特(POP...
1st April, 2025 | In Strategy

科技革新與財富集聚:從2025胡潤 富豪榜看全球經濟新趨勢

2025年《胡潤全球富豪榜》揭示了一個清晰的趨勢:財富正在加速集中,並且科技創新正成為造富的核心驅動力。今年,全球十億美金企業家的總數達到3442位,創下歷史新高,相較去年增加5%。其中...
31st March, 2025 | In Strategy

「世界合一論壇」2025 圓滿舉行 香港充分發揮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及綠色金融的領導者 為ESG投資及綠色創新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由可持續科技學院(Institute of Sustainability and Technology)主辦,One Earth Alliance 及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31st March, 2025 | In Strategy / NEWS

Asia Business Leaders Newsletter

With instant updates and exclusive de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