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策略】全球銷量第一的運動手錶品牌 Garmin的成功故事 - Strategy - 2022-02-18 | Asia Business Leaders
Menu
Growth
Wealth
Technology
Strategy
NEWS

【商業策略】全球銷量第一的運動手錶品牌 Garmin的成功故事

18th February, 2022| In Strategy

運動智能手錶Garmin的名字,在跑步及登山界鼎鼎大名。這個名字由兩名創辦人高民環(Dr. Min Kao)以及Gary Burrell而來的品牌,於1989年創立。由創立致今,曾經歷了多次的低潮,包括當蘋果推出智能手錶Apple Watch,以及Google推出免費地圖的時間,都差一點令Garmin萬劫不復。然而,穿載式裝置令Garmin成功殺出一條血路,2018年的營收達33.47億美元,在運動手錶界站穩第一席位。

創辦Garmin的高民環,上世紀八十年代在美國工作期間,認識了比他大12年的Gary Burrell,對方是GPS方面的專家,在航天、航海方面擁有數十年的經驗。

當時,高民環與同事Gary首度合作並開發「全球定位系統」(GPS)的應用技術,但他們工作的公司,卻不願意投資這項研發,但兩人沒有放棄共同的理念。

1989年,高民環把在美國的房子賣了,和Gary籌備了400萬元美金,創辦了台灣國際航電,公司的名字原本是ProNav,以專業導航器為品牌的核心,因為涉及商標侵權問題,於1991年更名為Garmin。

20220218_Content_1.jpg

開發出民間第一個GPS導航器

由於高民環以及Gary Burrell都是導航研發的專家,兩人一開始已經立下宏願,要成為全球航空、航海、汽車、戶外的導航系統等各方面的領導者。

在創業的上世紀八十年代,當時GPS仍然未普及,技術上仍然有很多要克服之處。當時,高民環花了差不多一年的時間,將微星傳送的微波建立成龐大的資料庫,並開發出民間首個GPS導航器。1991年在波斯灣戰爭中,盟軍使用了Garmin的GPS系統,Garmin因此而打響了名堂。

截至1999年,Garmin的GPS系統奪下五成的北美市占率;產業評鑑機構Frost and Sullivan的數據估算,此時的Garmin產品,航空器加裝的GPS產品瓜分了59%市場占有率,手持隨身攜帶型GPS產品占據76%市場占有率。

直到2000年,Garmin已賣出3百萬具GPS產品,且有50種產品。此時的公司員工有1205人,美國人佔大多數。Gary Burrell於2004年退任為名譽董事長。高民環於2004年任董事長。

蘋果手機及Google Map令市值跌九成

在蘋果07年推出智能手機iPhone,Garmin早已是車用導航系統的龍頭,然而,卻因蘋果推出第一代iPhone搭配Google Map導航軟體,股價大幅下跌。到了2012年,Google推出免費地圖,以及導航APP,2天已吸引了一千萬人下載,相當於Garmin的GPS系統一年賣出的數量,令車用導航系統大幅萎縮,Garmin的股價更是大跌九成,市值蒸發237.9億美元。

20220218_Content_2.jpg

開發運動專用手錶

然而,除了航空、航海及車用PND(可攜式導航器)市場。由2005年開始,Garmin開始深耕戶外運動隨身裝置,包括跑步、登山、戶外健身以至單車等多個領域,包括了戶外單車的Edge系列、三項鐵人賽的GPS運動腕錶910XT系列,另外亦包括專業運動腕錶Forerunner系列,以及運動健身手環Vivofit等。

專注穿載式裝置 製造「3900億元的逆襲」

面對外界的轉變,Garmin亦開始嘗試變陣。08年,高民環看好GPS在手機應用的潛力,並找到華碩談合作開發,然而卻在最後關頭放棄。當時,高民環認為,如果打不贏,做不了世界第一,還不如不要做。於是,繼續專注於其穿載式裝置,終於做到了世界第一。

截至2018年的財報,Garmin的營收為33.47億美元,創下歷年的新高,股價更回升至超過80美元,創近十年新高,市值達127億美元(約3937億台幣),被台灣稱為「3900億元的逆襲」企業奇蹟。


 資料來源:Business Today, 運動筆記





Back

最新文章

曾是化妝品包裝製造商,Tony Moly如何靠「搞怪包裝」在 54 國擁 12,000 家門市成頂級化妝品牌

韓國美妝品牌TonyMoly自2006年成立以來,憑藉創新的產品設計、強大的市場營銷戰略,以及不斷拓展的全球版圖,成功站穩K-Beauty市場的頂端。這家擁有超過12...
8th April, 2025 | In Strategy

從一間小店到全球2500家門市,Mango如何打破時尚業規則

1984年,西班牙巴塞隆納街頭,一間名為Mango的小型服飾店悄然開業。誰能想到,短短數十年間,它會成為橫跨全球120多個國家、擁有超過2,800間門市的時尚巨頭? ...
7th April, 2025 | In Strategy

【個人成長】哈佛研究:5個更討喜的說話技巧

「你好嗎?」可能是最多人用來展開對話的一句說話。然而這或許並不是一個好的開始:問的人不一定想知道答案,答的人也不一定會說真話。對話人人都會,但並不是人人都會進行良好的對話。其實只要運用適當的技巧...
6th April, 2025 | In Growth

全球35國的奢華茶品牌,Tea Forté創辦人從設計師轉型企業家,只為提供精緻茶文化

在眾多茶品牌中,Tea Forté 以其獨特的設計和高品質的茶葉脫穎而出。這個成立於2003年的品牌,致力於將傳統的茶文化與現代奢華設計融合,讓茶飲不僅僅是日常的飲品,而是一場多感官的享受...
2nd April, 2025 | In Strategy

他曾窮到借咖啡廳辦公,郭建甫如何靠Whoscall賺進1一次下載量

如果你曾經接過詐騙電話,甚至險些上當,那你可能要感謝一個人——Whoscall的創辦人郭建甫。他創立的這款應用程式,每天幫助全球數百萬用戶辨識不明來電,成功攔截了無數詐騙、推銷與騷擾電話。而這一切...
1st April, 2025 | In Strategy

這位 7 歲女孩比你還會談生意!如何從創意變現,讓 Shark Tank 投資她

Cassidy Crowley,The Baby Toon 的創辦人,正是這樣一位年紀輕輕卻充滿遠見的創業家。她從解決妹妹吃飯時可能受傷的問題出發,最終將自己的發明推上Shark Tank...
1st April, 2025 | In Strategy

從芝加哥街頭到 8000 個車位,失業創辦人的天價罰單換來 10 億商機

在熙熙攘攘的城市裡,找停車位就像在尋寶,總是讓人抓狂。SpotHero 這個品牌,正是從這樣的日常痛點中誕生。創辦人 Mark Lawrence 和 Jeremy Smith...
1st April, 2025 | In Strategy

泡泡瑪特五大最賺錢IP揭秘:從北京小店到全球潮玩霸主

2024年,泡泡瑪特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全年營收達130.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06.9%;調整後淨利潤34.0億元,增長185.9%,毛利率更創歷史新高至66.8%。泡泡瑪特(POP...
1st April, 2025 | In Strategy

科技革新與財富集聚:從2025胡潤 富豪榜看全球經濟新趨勢

2025年《胡潤全球富豪榜》揭示了一個清晰的趨勢:財富正在加速集中,並且科技創新正成為造富的核心驅動力。今年,全球十億美金企業家的總數達到3442位,創下歷史新高,相較去年增加5%。其中...
31st March, 2025 | In Strategy

「世界合一論壇」2025 圓滿舉行 香港充分發揮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及綠色金融的領導者 為ESG投資及綠色創新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由可持續科技學院(Institute of Sustainability and Technology)主辦,One Earth Alliance 及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31st March, 2025 | In Strategy / NEWS

Asia Business Leaders Newsletter

With instant updates and exclusive de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