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L專訪系列】一條龍服務兼顧線上及線下 SHOPLINE香港區總經理Plato談電商生態圈 - Strategy - 2021-12-16 | Asia Business Leaders
Menu
Growth
Wealth
Technology
Strategy
NEWS

【#ABL專訪系列】一條龍服務兼顧線上及線下 SHOPLINE香港區總經理Plato談電商生態圈

16th December, 2021| In Strategy

上網購物已成為現代人生活的一部份,加上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上網購物佔據現代人購物習慣相當大部份。然而在電商的背後,首先要有一個穩定的平台,SHOPLINE在這方面可說獨當一面,其背後的理念,是為電商提供線上線下一條龍的服務。除了輕鬆開設網店系統之外,SHOPLINE 亦為有意實體店銷售的商戶提供 POS系統及市場推廣服務,以及為意欲向海外拓展生意版圖的商戶提供不同地區的本土化配套。SHOPLINE香港區總經理Plato,在接受Asia Business Leaders專訪時,談到SHOPLINE的發展方向,就是要形成一個良好的生態圈。


SHOPLINE的口號為「全球智慧開店平台」,可見其十分注重全球化,亦注重以不同的智能化方式,為顧客提供服務。由2013年至今,開業才不過8年,SHOPLINE已積累了超過 25 萬名顧客,業務並已擴展至台灣、馬來西亞、泰國及越南等地。

對於公司的迅速發展,SHOPLINE香港區總經理韋百濤(Plato Wai)在受訪時強調,由2013年成立至今8年,SHOPLINE已經由起初電商平台發展成電商生態圈,提供的服務除了網上開店之外,亦包括整合線上及線下的POS 零售系統、Social Commerce 社交媒體商務配套等,以及數碼營銷策劃、網上廣告投放等,為顧客提供一條龍的服務。

content1 (30).jpg

著重提供本土化服務

另一方面,SHOPLINE近年已發展至東南亞多個不同的地區,包括台灣、馬來西亞、泰國及越南等地,而每去到一個地方,SHOPLINE均十分注重要融入當地的文化。Plato表示,SHOPLINE十分注重本土化,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購物習慣,以香港及台灣的常見付款方式為例子,香港常用的電子錢包有 PayMe ,而台灣就用 LINE Pay。因此,SHOPLINE在不同地區,都會接駁當地的合作伙伴,為商戶提供本地化的零售配套。

Plato強調,SHOPLINE一直都十分強調,唯有店家的成功,才是SHOPLINE的成功。

線上及線下的一體化運作

正如Plato所說,經過了數年的發展,SHOPLINE已由一個普通的電商平台,發展成為一個「生態圈」,讓店家可以一條龍地處理線上及線下的生意,以至線上的廣告,甚至跨境電商服務。

SHOPLINE在短短數年之間,在亞洲多國已積累超過 25 萬名店家透過 SHOPLINE 開店。談到如何在短時間內,積累大量的顧客,Plato指出,要配對不同的產品去迎合商戶的需求,例如近年直播熱潮興起,SHOPLINE增設了Social Commerce的功能,推出「直播+購物」工具令店家可以在直播期間直接帶動網店銷售。

談到Social Commerce的功能,Plato指出 SHOPLINE的商戶可以與不同社交網絡進行串接,建立帶動消費者由社交媒體到網店消費的銷售系統。這種形式與傳統有何不同?如何可以在看社交網的片段之後,馬上可以購物、而不用消費者再自行搜索呢?Plato解釋,透過 SHOPLINE 的貼文銷售功能,消費者可於 Facebook 貼文簡單留言「關鍵字+數量」,系統會自動為消費者將所需商品加入購物車並透過 Messenger 自動發送購物車連結,打開連結即可付款完成結帳。。

Plato 強調,SHOPLINE一向都秉承以客為先的服務宗旨,強調唯有店家的成功,才是公司的成功。

整合網店以及實體店的服務與技術

談到SHOPLINE的線上及線下整合,Plato提到其POS技術,可以結合網店以及實體店的POS(Point of Sales, 銷售時點情報系統),不用分開兩套系統處理網店及實體店的銷售數字。另一方面,SHOPLINE在網店系統的「客戶關係管理」(CRM)上亦下了一番功夫,幫助店家整合線上以及線下的會員等級及積分等等,透過會員分級制助店家鼓勵顧客不斷消費以獲取升級及更大優惠。

在直播帶貨方面,SHOPLINE 除了本身的市場推廣團隊,亦有合作伙伴,可以為店家物色適合的網紅(KOL)以及「微網紅」(Micro Influencer ) 開播,同時為客戶度身訂制直播前後的市場推廣的服務。

新冠疫情期間以至疫後的銷售方針

Plato指出,疫情期間對電商是有危又有機,對電商的生意是有正面的幫助。銷售數字方面,Plato引述SHOPLINE 發布的《2021 香港開店白皮書》的數據 指出,2020 年 SHOPLINE 香港店家總營業額上升接近兩倍,註冊開店商戶數目升幅達 8 成,總人流和總訂單數更分別上升 155% 和 228%。

對於疫情後的零售環境,Plato預計會有很大的轉變,實體舖的角色將會改變,例如開在黃金地點的實體店,會有「品牌定位」(Branding)的功能,並為顧客提供網店沒有的銷售體驗;而網店一樣有著其本身的優勢, 由於開店成本較低,可以較低的價格出售商品,並且沒有地域及時間的限制。

因此Plato認為,在「新零售」的世代,商戶要好好把握線上、線下以至其他的渠道,以「全方位銷售」(Omni-Channel Retailing)的形式,令產品最大化曝光,令更多人認識自己的產品及購物。

為不少本地老字號提供網上傳承方案

香港昔日有很多傳統品牌及多年老字號,在面對時代變遷下紛紛轉型或結業,「網店」這種模式為這些帶著悠久歷史的牌子帶來額外銷售渠道,可以在現實以至網絡世界繼續承傳。

不說大家可能不知,原來SHOPLINE也為很多本地老品牌,打通了網上的銷售渠道,當中包括駱駝牌 、檸檬王、趣香蝦子花生 、中西花店以及安記海味等,這些網店都走了數十年的實體店或車仔檔的歲月,現今將銷售拓展到網上,延續他們的傳奇。

以駱駝牌為例,由1940年開業至今,是本港率先使用玻璃內膽的熱水壺廠。中西花店的舖頭位於中環擺花街,由1946年開業至今,記載著一代又一代的愛情故事。檸檬王由上世紀七十年代起,在上環的永吉街開業,至今已傳到第三代。

網上發展令這些品牌的故事,以現代化的方式延續下去、同時又緊貼現代消費者的消費習慣。SHOPLINE的線上線下一條龍服務,對於這些傳統品牌在網上的傳承,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Content2 (25).jpg

Plato的專欄作家及個人出書經歷

Plato 本身也是一名知名人物,在《信報》的創業Startup Beat專欄撰文,分享創業的經驗以及知識。Plato謙虛地表示,是有機緣巧合下,由朋友介紹寫專欄,他指文章是綜合了個人的經驗,特別是個人創業的經驗。

Plato 也是暢銷書《柏拉圖自殺式創業Startup Suicide》的作者,談到這本書,Plato繼續謙稱,書本是綜合了他以往的專欄文章,以及在創業界看到的普遍情況。他透露,曾經的創業經驗,包括網上補習平台以及共享空間(Co-Working Space)等。

他希望看到讀者以其「九死一生」的經驗吸收教訓,不用再重蹈覆轍。然而,對於想創業的朋友,Plato仍然鼓勵大家要踏出「Comfort Zone」,勇於嘗試、不要重覆曾犯的錯誤,最終達至成功。



Back

最新文章

學習瑞典人的「小週六」習慣 讓上班日也充滿幹勁

每當週末終結,不少上班族都會產生「Monday Blue」情緒。瑞典有一個單字「Lillördag」,中文意思為「小週六」(Little Saturday)。究竟甚麼...
20th April, 2025 | In Growth

一場火災燒光創業資本,卻讓他打造出亞洲最大平價義式品牌

在競爭激烈的餐飲市場中,Saizeriya 薩利亞以其低價高質的義大利料理脫穎而出,成為全球最大的義式餐廳連鎖之一。創辦人正垣泰彦(Yasuhiko Shogaki)從一間不起眼的小店起步...
15th April, 2025 | In Strategy

茶業的愛馬仕,創業首年慘賠150萬美元,Taha Bouqdib用金箔茶打造精品茶沙龍

當多數人將茶視為日常飲品時,Taha Bouqdib 卻看見了它的未來——一個能與精品時尚齊名的奢華品牌。他不僅創立了TWG Tea,更重塑了全球對茶的認知:茶,不僅能喝...
14th April, 2025 | In Strategy

15年全球展店2000家,85度C靠35元蛋糕從台灣紅到世界

85度C,一個以「攝氏85度咖啡最好喝」為理念的品牌,從2004年新北永和的小店起步,迅速席捲台灣並走向國際,成為台灣咖啡與烘焙業的標誌性品牌。貧困出身的連續創業家吳...
10th April, 2025 | In Strategy

沒資源、沒經驗,卻創造$1.47億營收!Elizabeth Stein如何憑自製麥片打敗傳統大品牌

在健康飲食逐漸成為主流的今天,Purely Elizabeth 這個品牌以其營養豐富的燕麥、穀物早餐和 granola(穀麥棒)聞名全美。從一間紐約公寓起步,到如今年收入高達 1.47 億美元...
10th April, 2025 | In Strategy

22 歲創業、9 百萬用戶、12 億美元市值,內向創業家成就全美最大居家服務平台Angi

在現今數位市場中,家居維修與裝修服務需求逐年增長,而Angi Inc.(前身為Angie's List)正是這一領域的領導品牌之一。這家市值超過12億美元的企業,能夠...
10th April, 2025 | In Strategy

產後抑鬱媽媽如何用25美元起家,用蠟燭點燃每月3百萬元商機

在充滿挑戰的2020年,一個小小的夢想從Megan Reep的備用臥室悄然萌芽。她用僅僅25美元的蠟燭製作套裝,創辦了Mavwicks Fragrance這個如今家喻戶曉的居家香氛品牌...
9th April, 2025 | In Strategy

曾是化妝品包裝製造商,Tony Moly如何靠「搞怪包裝」在 54 國擁 12,000 家門市成頂級化妝品牌

韓國美妝品牌TonyMoly自2006年成立以來,憑藉創新的產品設計、強大的市場營銷戰略,以及不斷拓展的全球版圖,成功站穩K-Beauty市場的頂端。這家擁有超過12...
8th April, 2025 | In Strategy

從一間小店到全球2500家門市,Mango如何打破時尚業規則

1984年,西班牙巴塞隆納街頭,一間名為Mango的小型服飾店悄然開業。誰能想到,短短數十年間,它會成為橫跨全球120多個國家、擁有超過2,800間門市的時尚巨頭? ...
7th April, 2025 | In Strategy

【個人成長】哈佛研究:5個更討喜的說話技巧

「你好嗎?」可能是最多人用來展開對話的一句說話。然而這或許並不是一個好的開始:問的人不一定想知道答案,答的人也不一定會說真話。對話人人都會,但並不是人人都會進行良好的對話。其實只要運用適當的技巧...
6th April, 2025 | In Growth

Asia Business Leaders Newsletter

With instant updates and exclusive de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