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手興家】線上文具店Minted如何以「群眾外包」的形式建立億元企業 - Strategy - 2022-08-30 | Asia Business Leaders
Menu
Growth
Wealth
Technology
Strategy
NEWS

【白手興家】線上文具店Minted如何以「群眾外包」的形式建立億元企業

30th August, 2022| In Strategy

線上文具店Minted 的創辦人Mariam Naficy,當初毅然辭去高盛銀行的高薪厚職,成功創辦了兩間億元的網上企業,包括「Eve.com」以及網上文具店Minted。化妝品平台Eve.com賣知名品牌之餘,也讓消費者不斷「嘗鮮」,推出新創品牌的護膚品而創出佳績。而Minted更加再進一步,把商品決策權「外包」給消費者,成功再下一城。


現今網上的產品五花八門,消費者總能找到自己心儀的產品。然而,如果將網店產品的設計及選擇權「外包」給消費者,會不會更加符合經濟效益,又不會浪費資源?事實上,這種「群眾外包」的模式,近年成為網店的新潮流,知名網上文具店Minted,便是以這種形式創出億元企業。


與室友Varsha Rao一起創辦Eve.com 

Minted的創辦人Mariam Naficy是一名混血兒,家學淵源,父親是伊朗的經濟學家,母親出身中國的藝術世家。生於伊朗,十歲時移居美國,畢業於全美最佳的大學威廉斯學院(Williams College),畢業後獲高盛投資銀行錄取並搬到紐約。

期間,Naficy認識了在麥肯鍚研究所( McKinsey Institute)研究網絡產業的室友Varsha Rao。Rao非常看好網絡商業的前景,在Naficy拿到Stanford University的MBA學位後,2人攜手一起創業。

1998年,兩人開辦了網絡化妝品店Eve.com ,開始時只能在實體店買化妝品,再放到網上賣,方便沒時間逛化妝品店的上班一族。後來他們發現,透過大牌子如Estee Lauder的供應商賣化妝品,利潤有限。於是,他們賣化妝品也賣乳液及護髮素,借助主流商品建立網購平台的知名度及信任度,再帶動其他產品,引入新創品牌,讓消費者不斷「嘗鮮」。


20220825_【白手興家】線上文具店Minted如何以「群眾外包」的形式建立億元企業_Barlon_HK_approved_FB OG_FB Content_1 (1).jpg

圖片來源:Minted 官網


有關策略非常奏效,其中如Urban Decay及Nars等,交出了亮麗的成績,銷售速度驚人,甚至超越知名品牌。由於一般大百貨公司被大品牌佔據,化妝品如百花齊放的Eve.com,為消費者帶來了全新市場。

Eve.com在創辦的首年籌到2,600萬美元,員工超過一百人,包括絲芙蘭(Sephora)在內的許多美妝通路都想買下。其後,兩人在2000年,以1.1億美元將Eve.com賣給Bill Gross的Idealab。不久後出現網絡泡沫,Naficy及Rao逃過一劫。


以「群眾外包」型式開創文具平台Minted

不久之後,Naficy 加入「The Body Shop」剛開發的網店部門當總經理,學習新的管理知識。

當時,Naficy發現網絡有「信任轉移」的趨勢,消費者往往會信任陌生網友的評價。與此同時,Naficy也發現,一般產品都是由公司團隊設計出來,若把商品設計的決策權「外包」給消費者,會不會更能反映流行趨勢和消費者喜好的變化?

於是,他決定嘗試用這種「群眾外包」的概念來創業,選擇對品牌忠誠度高、有回購需求的文具市場,於2007年創辦線上文具店「Minted」。當時,科技媒體「TechCrunch」批評Minted的商業模式,認為很少有人會光顧不出名的文具店,也不會有設計師想讓作品在當中出售。

剛開始時,Naficy對群眾外包沒有很大的把握,於是決定先複製Eve.com的成功經驗,以大品牌文具帶來首批客戶,其後再推出獲立設計師的作品試水溫。同時用少量資源和下班時間,找一位工程師開發設計徵稿的網站。

同時,為了掌握經營節奏,以及有見之前Eve.com時過早引進入外面的資金,董事會決策速度慢的教訓。Minted開始時並不對外募資。

結果,Minted 主打的品牌文具,都沒有訂單,正當Naficy想關門大吉之際,Minted首位獨立設計師的作品也正式上架,賣出了首張卡片,生意也漸漸有起色。


設計師可得6至10%的銷售利潤

於2008年的金融風暴期間,就在雷曼兄弟破產的兩週前,Minted獲得Ridge Ventures投資350萬美金,又一次渡過危機。暫時解決資金問題後,Naficy專心經營群眾外包的產品,和品牌商一一解約。

對獨立設計師來說,Minted提供的平台很方便,只需上傳設計圖,一旦作品獲選,後續從印刷、包裝寄送到客服都由Minted包辦。設計師除了收到預付的獎金,作品正式銷售後還能再拿到權利金和6至10%的銷售利潤,人氣設計師甚至還享有專屬系列產品,因此吸引越來越多人投入。


由行家選出熱賣的產品

在Minted的「群眾」外包流程之中,最重要的是如何讓具有暢銷潛力的設計脫穎而出?

Minted的評選機制,不是單單把最多人投票的設計選出來,而是從過往累積的數據中找出哪些用戶眼光獨到,那些獲得他們投票的設計?後來會成為熱賣商品?因此,給與這些「行家」手中的票較高的權重。一件作品得到越多「行家」的支持,獲選的機會就越大。

除此之外,Minted對用戶的分類十分精細,知道住在沿海城市的媽媽,與住在中部的單身貴族的分別。根據不同的身份,Minted的投票系統會給予不同的類型的權重。例如:母親適合挑選滿月賀卡、而單身年青人對挑選聖誕卡較在行。


至今籌得超過三億美元

至今,Minted僱用了370多人,在投資者身上籌得超過3億美元,投資者包括Norwest Venture Partners、Technology Crossover Ventures、Benchmark Capital、Yahoo 行政總裁Marissa Mayer以及Yelp 行政總裁Jeremy Stoppelman等。

Naficy表示,支持她持續經營的信念是「讓世界各地有才華的人們發揮創造力,創造自己不一樣的生涯。」


資料來源:創新拿鐵、Tech Crunch 



Back

最新文章

15年全球展店2000家,85度C靠35元蛋糕從台灣紅到世界

85度C,一個以「攝氏85度咖啡最好喝」為理念的品牌,從2004年新北永和的小店起步,迅速席捲台灣並走向國際,成為台灣咖啡與烘焙業的標誌性品牌。貧困出身的連續創業家吳...
10th April, 2025 | In Strategy

沒資源、沒經驗,卻創造$1.47億營收!Elizabeth Stein如何憑自製麥片打敗傳統大品牌

在健康飲食逐漸成為主流的今天,Purely Elizabeth 這個品牌以其營養豐富的燕麥、穀物早餐和 granola(穀麥棒)聞名全美。從一間紐約公寓起步,到如今年收入高達 1.47 億美元...
10th April, 2025 | In Strategy

22 歲創業、9 百萬用戶、12 億美元市值,內向創業家成就全美最大居家服務平台Angi

在現今數位市場中,家居維修與裝修服務需求逐年增長,而Angi Inc.(前身為Angie's List)正是這一領域的領導品牌之一。這家市值超過12億美元的企業,能夠...
10th April, 2025 | In Strategy

產後抑鬱媽媽如何用25美元起家,用蠟燭點燃每月3百萬元商機

在充滿挑戰的2020年,一個小小的夢想從Megan Reep的備用臥室悄然萌芽。她用僅僅25美元的蠟燭製作套裝,創辦了Mavwicks Fragrance這個如今家喻戶曉的居家香氛品牌...
9th April, 2025 | In Strategy

曾是化妝品包裝製造商,Tony Moly如何靠「搞怪包裝」在 54 國擁 12,000 家門市成頂級化妝品牌

韓國美妝品牌TonyMoly自2006年成立以來,憑藉創新的產品設計、強大的市場營銷戰略,以及不斷拓展的全球版圖,成功站穩K-Beauty市場的頂端。這家擁有超過12...
8th April, 2025 | In Strategy

從一間小店到全球2500家門市,Mango如何打破時尚業規則

1984年,西班牙巴塞隆納街頭,一間名為Mango的小型服飾店悄然開業。誰能想到,短短數十年間,它會成為橫跨全球120多個國家、擁有超過2,800間門市的時尚巨頭? ...
7th April, 2025 | In Strategy

【個人成長】哈佛研究:5個更討喜的說話技巧

「你好嗎?」可能是最多人用來展開對話的一句說話。然而這或許並不是一個好的開始:問的人不一定想知道答案,答的人也不一定會說真話。對話人人都會,但並不是人人都會進行良好的對話。其實只要運用適當的技巧...
6th April, 2025 | In Growth

全球35國的奢華茶品牌,Tea Forté創辦人從設計師轉型企業家,只為提供精緻茶文化

在眾多茶品牌中,Tea Forté 以其獨特的設計和高品質的茶葉脫穎而出。這個成立於2003年的品牌,致力於將傳統的茶文化與現代奢華設計融合,讓茶飲不僅僅是日常的飲品,而是一場多感官的享受...
2nd April, 2025 | In Strategy

他曾窮到借咖啡廳辦公,郭建甫如何靠Whoscall賺進1一次下載量

如果你曾經接過詐騙電話,甚至險些上當,那你可能要感謝一個人——Whoscall的創辦人郭建甫。他創立的這款應用程式,每天幫助全球數百萬用戶辨識不明來電,成功攔截了無數詐騙、推銷與騷擾電話。而這一切...
1st April, 2025 | In Strategy

這位 7 歲女孩比你還會談生意!如何從創意變現,讓 Shark Tank 投資她

Cassidy Crowley,The Baby Toon 的創辦人,正是這樣一位年紀輕輕卻充滿遠見的創業家。她從解決妹妹吃飯時可能受傷的問題出發,最終將自己的發明推上Shark Tank...
1st April, 2025 | In Strategy

Asia Business Leaders Newsletter

With instant updates and exclusive de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