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增值】 別再叫它家電廠 日立擲96億美元拼數碼轉型 - Wealth - 2021-05-07 | Asia Business Leaders
Menu
Growth
Wealth
Technology
Strategy
NEWS

【財富增值】 別再叫它家電廠 日立擲96億美元拼數碼轉型

7th May, 2021| In Wealth

Hitachi(日立公司)先前以96億美元收購數碼工程公司GlobalLogic,此次收購可看出,長期以來以製造業為主的日立,希望加強利用「數碼化」進行企業轉型,並以此投入全球社會基礎設施的決心。

日本製的光榮年代面臨消退

日本製造業以零缺陷管理聞名於世,顧名思義,該管理法提倡全體工作人員“從開始就正確地進行工作”,以要求產品、業務達到零缺點為目標的管理活動。所以,日本製就是品質保證的形象深入人心。

不過這樣的管理法,造成組織封閉化,公司埋頭苦幹,完成無視時代的變化,陷入了正常化偏誤迷思中,也就是已經看到問題已經發生了,卻視而不見假裝一切都正常。

封閉僵化的組織反而成為病根

自2000年開始,松下、東芝、索尼、日立等企業卻紛紛陷入虧損,隨著“三菱油耗造假”、“高田問題氣囊”、“神戶製鋼數據造假”等消息曝光,撼動了日本製造在人們心中的地位,也顯示出零缺陷產品能力已經到了極限。

其中,2009年3月,日立創下當時日本製造業歷史新高的7873億日圓(約71.8億美元)虧損,公司不得不做出改變,請託已經於2003年前以副社長身分轉調子公司、在經營體制外的69歲前任副社長──川村隆接任會長兼社長。


鎖定趨勢產業提高附加價值

川村隆臨危受命,他一上任後便進行組織改造,大幅縮小家電部門,強調要加強日立的核心事業,也就是社會革新事業(Social  Innovation Business):即信息通信系統、電力系統、環保和產業、交通系統,以及社會與都市系統四大領域的經營。並強調IT技術的統合運用,提高附加產值;包括信息通信系統與電力工業系統的融合、朝全球性企業前進以及擴張環保事業。

另外,川村也革除了一直以來召集一大堆人冗長討論的陋習,新改革只由六名主要人員主導,加速決策速度。在經過兩年的整頓,2011年開始,日立集團終轉虧為盈。為了促進日立的年輕化與國際化,2014年川村交出兵符,卸下會長一職。

日立的産品線包括鐵路、電梯、電源、設備、變壓器等眾多工業設備。但隨著中國企業崛起,日立僅靠銷售硬體設備,越來越難以確保充足的收益。

因此,日立力求轉型為通過「物聯網(IoT)」等蒐集大數據來創造附加價值的企業, 從「賣産品」轉向「賣服務」。

日立2016年推出了自主的物聯網平臺服務。例如將電梯設備和服務搭配銷售,拓展借助傳感器數據預測故障、推動儘早更換零部件的業務等。這次的收購美國的數碼工程服務領導廠商-GlobalLogic-也是日立進行業務改造計畫的一部分。

GlobalLogic總部位於矽谷,在數碼工程服務市場中居於領先地位。日立社長東原敏昭表示,GlobalLogic在利用從製造一線等獲得的數據、推動經營整體改善的系統構建等方面具有優勢,還在世界各地具有開發和接觸客戶的基地網,有助於加快日立全球化步伐。

透過此次收購,日立希望利用GlobalLogic的先進數碼工程能力及其穩定的客戶群,來強化日立的Lumada數碼產品組合。Lumada是Hitachi Vantara(日立於美國的子公司,負責數碼相關事業)於2017年推出的數碼服務產品,透過DataOps智能數據操作,幫助企業在對的時間把對的數據放到對的位置,幫助社會基礎設施進行數碼轉型。

加入數位應用後的Lumada如何運作

舉例來說;日立跟泰國的一家發電公司合作。由於泰國常有颱風,除造成經濟損失之外,也威脅到居民安危。日立協助他們部署Lumada平臺,預測颱風造成的影響,並且利用相關功能即時看到數據變化,颱風來襲時就會不斷即時分析,並根據基礎建設的年限、大樓高度等,來預測是否會造成損害,同時提供解決方案,並在對的時間、地點,送出對的團隊來進行搶修。

未來專注五大領域與車用系統應用

此次收購將加速「全球鐵路、能源和醫療照護等社會基礎設施」推動數碼轉型,進而在日立專注的五大領域(包括IT、工業、能源、行動與智慧生活)和車用系統業務上(Hitachi Astemo)發揮綜效。

20210507_Content_1 (3).jpg

 *資訊參考來源: WSJ、Forbes



Back

最新文章

【個人成長】 行銷大師Seth Godin:努力卻不成功?因你缺乏「意圖」!

有些人明明很努力,但卻不成功?因為到某個時候,你放棄了!但為何人們這麼容易放棄?行銷大師Seth Godin直指,因為你缺乏「意圖」!找到它,這就是讓你撐下去的力量。...
24th November, 2024 | In Growth

從成衣業轉行餐飲,創業開局慘賠3,000萬,一策略讓創辦人轉虧為盈,今成營收80億全台最大日式品牌

1996年,陳津秋的創業旅程從一次日本旅行中獲得了靈感。他注意到當地百貨商場內的外帶壽司大受歡迎,這樣的創新模式讓他看到了市場機會。彼時的台灣,壽司仍然被視為高價料理,與大眾日常餐飲的距離遙遠...
22nd November, 2024 | In Strategy

28歲貸款創業,憑藉9年業務經驗與王品、Foodpanda合作,今成營收破億的包裝材料公司

28歲,他帶著40萬元積蓄和100萬元貸款,毅然決定創業,從零開始打造一個屬於自己的品牌。他挨家挨戶地拜訪每一位潛在客戶,用雙腳和汗水鋪就了萬福國際的道路。如今,他的公司年營收超過1億元...
20th November, 2024 | In Strategy

零烹飪基礎到年營收9,000萬:Maggie Beer如何用自學之路征服美食市場

Maggie Beer 的名字,在澳洲美食界響徹雲霄,但這位傳奇廚師的成功之路,並非一帆風順。從經歷童年的經濟困難到成為澳洲美食的代言人,2024 年,Maggie Beer Holdings...
20th November, 2024 | In Strategy

痣姐:從裁縫師到米其林一星街頭廚神的傳奇旅程

在曼谷的街頭小巷裡,有一位身著護目鏡、站在炭爐前揮灑汗水的廚師,她是痣姐(Jay Fai)。這位名叫Supinya Junsuta的傳奇女性,從小販攤起步,憑藉一口熱鍋和一份對料理的執著...
19th November, 2024 | In Strategy

曾是法律精英,卻選擇賭上一切創業!Adam Schwab 如何讓 Luxury Escapes 成全球發展最快的旅遊公司之一

在澳洲商業領域中,Adam Schwab 是一位備受矚目的連續創業家。他的創業歷程不僅改變了澳洲旅遊市場,還為企業成長與轉型提供了寶貴的範例。作為Luxury Escapes 的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
18th November, 2024 | In Strategy

【反敗為勝】狂砸76台雪櫃成名 中國最大家電生產商海爾CEO張瑞敏成功之路

根據中國大陸CNPP數據研究,中國最大家電生產製造企業海爾(Haier)是最受中國人民喜愛的家電品牌,而執行長張瑞敏正是將海爾推上顛峰的功臣。從禁止工人在廠內大小便開始展現執行力的張瑞敏...
17th November, 2024 | In Growth

貧困輟學生15歲開始做生意,現成身價破億執行長還是收聽率最高的Podcast《The Diary of a CEO》主持人

Steven Bartlett,從一個經濟窘迫、經歷多次失敗的移民之子,蛻變為全球知名的創業家與《The Diary of a CEO》播客主持人。他的故事不僅啟發了年輕世代...
15th November, 2024 | In Strategy

從重機業務到頂級食品公司創辦人,看平凡五金行敢於試錯從谷底翻身打造上億營收

平凡五金行,乍聽這個名字你可能會以為它是一間五金專賣店,但它其實是一間位於高雄的高級食材選品店。如同台北的上引水產,平凡五金行特別之處在於顧客不僅能挑選各式高端食材,還能在現場即時烹飪享用...
15th November, 2024 | In Strategy

台灣麥當勞重磅推出「McGriddles厚鬆餅堡系列」:新口味引爆早餐市場潮流

從日本、韓國再到香港,各地麥當勞的厚鬆餅堡都掀起了一陣風潮,如今,這款人氣早餐終於登陸台灣!台灣麥當勞於2023年11月13日至12月17日限時推出三款「McGrid...
15th November, 2024 | In Growth

Asia Business Leaders Newsletter

With instant updates and exclusive deals